一、 核心概念與測量對象??
旋轉滴界面張力儀是一種用于測量??超低界面張力的高精度專用儀器。它的主要測量對象是兩種不互溶液體(如油和水)之間的界面張力,尤其擅長測量在表面活性劑、微乳液等存在下達到的極低界面張力值。
•界面張力??:是作用于兩種不混溶流體(如油/水)界面上的力,其趨勢是使界面面積收縮至最小。它是表征乳液穩定性、潤濕性、鋪展性等現象的關鍵物理量。
•超低界面張力??:在普通情況下,油/水界面張力約為30-50 mN/m。加入表面活性劑后,該值可降至??10?³ mN/m (mN/m)?? 甚至更低。這種超低界面張力對于形成??微乳液??、??增強采油??等領域至關重要,而傳統的測量方法(如吊片法、白金板法)無法精確測量如此低的值。
??二、 工作原理:形態分析??
旋轉滴法的原理基于??力學平衡??和??Young-Laplace方程??。其核心思想是??利用離心力對抗界面張力,通過分析液滴的形態來計算界面張力??。
??測量過程分解:??
1.裝樣與旋轉??:
•將高密度的相(通常是水相)注入一個細長的樣品管中。
•將少量低密度的相(通常是油相,即待測液滴)注入到樣品管中心。
•密封樣品管后,將其水平安裝在一個高速旋轉的轉軸上。
2.液滴變形與力學平衡??:
•當樣品管高速旋轉時,會產生強大的??離心力??。
•在離心力作用下,密度較低的油滴會受到指向旋轉軸心的力(俗稱“向心力”),使其被拉長、變形成一條細長的??圓柱形或紡錘形??。
•與此同時,??界面張力??會抵抗這種變形,試圖將液滴收縮成球形(具有最小表面積的形狀)。
•經過一段時間后,這兩種力會達到平衡,液滴會形成一個穩定的、細長的橢球體。
3.??圖像分析與計算??:
•儀器通過一個與旋轉軸同心的光學系統(攝像頭)實時觀察和拍攝液滴的形態。
•在平衡狀態下,液滴的??直徑(d)?? 和??長度(L)?? 與界面張力(γ)存在明確的數學關系(由Vonnegut, Manning等人推導)。
•對于??長圓柱形液滴(L >> d)??,界面張力可通過簡化公式計算:
??γ = Δρ * ω² * d³ / 32??
•γ:界面張力(mN/m)
•Δρ:兩相密度差(g/cm³)
•ω:旋轉角速度(rad/s)
•d:液滴的穩定直徑(mm或cm,注意單位統一)
儀器軟件通過自動測量液滴的直徑 d,并結合已知的轉速 ω和密度差 Δρ,即可自動計算出超低界面張力值。
??三、 儀器核心組件??
一臺典型的旋轉滴界面張力儀包括:
1.高速精密電機與轉軸??:提供穩定、可精確控制的高速旋轉(轉速通常可達數千至上萬RPM),這是產生足夠離心力的關鍵。
2.樣品管(毛細管)??:通常由耐腐蝕、光學透明的玻璃或石英制成,水平安裝于轉軸上。
3.同軸光學系統??:
•光源??:提供均勻的背光,使液滴形成清晰的輪廓。
•高速攝像頭??:在旋轉狀態下清晰捕捉液滴的圖像。
4.恒溫系統??:精確的溫度控制(通常通過帕爾貼元件或循環水浴實現),因為溫度對界面張力、密度和表面活性劑性能影響巨大。
5.??圖像處理與控制系統??:專用軟件用于控制轉速、采集圖像、自動識別液滴輪廓、測量尺寸并進行計算。
??四、優勢?
•??超高靈敏度??:是能可靠測量??10?? mN/m??級別超低界面張力的商用技術。
•??樣品量少??:僅需微升(μL)級別的油相樣品,非常節省珍貴樣品。
•全自動測量??:現代儀器可實現從轉速優化、圖像捕捉到數據計算的全程自動化。
•可研究動態界面張力??:通過監測液滴直徑隨時間的變化,可以研究表面活性劑在界面上的吸附動力學過程。
五、旋轉滴界面張力儀標配組件:
1.儀器主機1臺(不含配套電腦);
2.工業成像系統1套;
3.RS-232串口線2根/USB數據線1根;
4.電源線1根;
5.注射器用針頭長10cm5支;
6.內徑4mm樣品管4支;
7.內徑2mm樣品管4支;
8.離心管密封用堵頭5套;
9.主機旋轉軸壓帽2個;
10.儀器校驗標樣管2支。